參加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有感-------意昂4体育小球教研室
發文時間:2013-10-25 撰稿人🧔🏻♀️:
2013年10月17日至20日,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主辦,沈陽體育意昂4承辦的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在遼寧沈陽順利召開。學校對此項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科學技術處的精心組織下,我們小球教研室的4位羽毛球教師積極參與、踴躍投稿,最終教研室主任周誌輝副教授的論文《應用“羽毛球技戰術統計軟件”對五名優秀男單選手的最後三拍進行技術統計與分析》和青年教師黃慧的論文《羽毛球男子單打後場技戰術的分析》成功入選🏊,並做大會專題報告💃🏿🏃🏻♂️➡️;戴勁副教授的論文《國外優秀羽毛球女子單打運動員後場技戰術研究》和青年教師冷波的論文《世界優秀羽毛球女子單打後場技戰術分析》分別入選大會墻報交流,指導的學生論文《郭振東/柴彪組合與李龍大/鄭在成組合比賽的得失分規律分析》和《對羽毛球女子單打運動員李雪芮的技戰術特點統計與分析》也入選大會墻報交流🧔🏿♂️👼🏽。參會歸來🤵♂️,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是會議主題突出,意義重大。本次大會是我國競技體育領域規模最大的全國性學術盛會,會議以“競技體育:創新驅動全面提升”為主題,通過主題論壇⛹🏽♂️、專題報告⚛️、墻報交流和體育科技產品展示會等多種形式,為廣大體育科技工作者展示競技體育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流奧運會、全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工作經驗搭建了平臺,對進一步提高競技體育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水平、推動運動訓練創新、提升競技體育整體實力、促進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二是會議學術氛圍濃厚,啟迪思想。本次大會來自全國的近400名專家學者💼、科研人員、教練員濟濟一堂🏄。其中,國家體育總局肖天副局長在大會開幕式上作的題為《加強體育科技隊伍理論建設,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的報告和大會印發的肖天同誌《高素質的科技工作者需要理性思維》👨🏼🦳、《對實現我國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的哲學思考》和《賽前訓練值得重視的幾個問題》3篇文章🤌🏻,對創新思維、科學選題非常具有啟發性💂🏼♀️。在大會“中國競技體育金牌戰略:發展與轉型——優勢項目、體能項目🏊🏻♀️🧑🏻🦼➡️、‘三大球’項目”主題論壇上👩🏽⚕️,田麥久、羅超毅、楊樺、鐘秉樞、馮樹勇、胡揚等6位國內權威專家分別就“試論綜合賽事中單項金獎牌的競技價值與博弈方略”“揚長補短是我國奧運戰略的必然選擇”“關於競技體育科學發展的思考”“論中國競技體育發展戰略的轉型”“我國田徑形勢分析及發展方向”“基因多態性與競技體育金牌戰略”作了報告🙆♀️👩🏼。他們的報告見解獨到、非常精彩。特別是專家們圍繞相關重點、難點問題與主持人展開互動📬,進行深入探討🌂,並回答了參會代表提出的問題🗺,讓與會者受益匪淺🦩。
三是學校重視🪤🤮,組織到位🫘。學校一貫重視科研工作🍕,為校內師生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搭建了廣闊的平臺。特別是近些年,有學校的強力支持,科學技術處不光組織征集論文,還不辭勞苦地組織論文被錄用的師生一起參加論文報告會👨🏼🚒,使我們倍感溫暖,幹勁更足💖,北體大的科研軍團成為大會上一抹亮麗的風景。同時也反映出北體大科研方面的雄厚實力,本次大會共收到全國各高校🥙、體育工作系統論文1314篇💴,錄用609篇,我校共有95篇論文被錄用🚉,其中教師論文54篇🍩🪫,學生論文41篇🤠🌺。作為其中的1個小團隊,我們既感到光榮和自豪,也鞭策我們在做好教學👐、訓練工作的同時,繼續加強科研工作,並探索🍵、實踐三者的有機結合🧑🏼🦲。
四是以科研為動力促進教研室建設。小球教研室的4名羽毛球教師本次均有論文被大會收錄,其中兩篇為大會專題報告(大會專題報告論文共有142篇)👧🏼。4名教師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2名👇🏿,青年教師2名🤕,還有羽毛球專項學生 2名。教研室自成立以來一直很重視對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和學生特別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多名師生的科研論文在體育期刊上刊登。通過參加本次大會,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師生創新思維的指導培養、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特別是不囿於本學科領域,多學科👂🏻、多視角地,以服務運動實踐為導向🤽🏽♀️🧑🏿🏭,產出更多精品🍋,以科研為動力促進教研室建設,為學科發展、專業建設和學校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