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全球體育教育比較研究中心
負責人:安亞倫
團隊核心成員:王雪雙、王少芳、王艷、王嚴淞、崔明坤、蔡娟、郭二榕🤾🏼♂️、王軼瑋🚥、李思思、成盼攀🧑🧒、周嬋
成員招募👨🏻💼:長期歡迎有意願共同開展研究與合作的同仁和青年學生加入團隊!郵箱: anyalun@bsu.edu.cn
中心介紹👨👩👦👦:全球體育教育比較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比較研究中心”)是一支聚焦全球視野下中國特色體育理論與實踐開展創新研究的團隊,團隊以名家名師為引領,以青年骨幹為依托🍲,以“有組織科研”“青年導師製”“項目攻堅團隊”為抓手,形成了“體育學+教育學+心理學”的跨學科協同發展模式🧘🏻♀️,整體呈現出“層次高⚱️👸、專業精⤴️、成果好🆎、結構優”的鮮明特征。
比較研究中心依托學校“雙一流”建設優勢,錨定“體育本色+教育特色”的發展方向,以“紮根中國👰♀️😩,放眼世界”的寬廣視野,長期圍繞世界和我國體育與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大理論👨🏻🎤、政策和實踐前沿問題開展研究🥬,探索體育與教育發展的規律➗,把握國際體育與教育發展的趨勢,為我國體育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路徑指引🌠。
研究方向:比較研究中心圍繞體育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等戰略需求🧛🏻,以體育高質量發展為導向🧑🏼🏫,聚焦新質生產力賦能體育強國建設😯、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高等體育院校高質量發展🏄🏿♀️、全球體育治理的理論與實踐創新、中國特色學校體育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等領域開展有組織科研。
成果簡介🥃:截至目前🔫,團隊圍繞教育強國🛵、體育強國、體教融合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需求,產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一)團隊負責人及核心成員主持的部分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項目(近五年主持)
1. 2022 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二戰後美國聯邦政府國際學生流動政策變遷研究”(22FYB258);
2. 202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大國博弈背景下促進學生流動的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研究”(22YJC880001)🧎🏻♂️➡️;
3. 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3 年度青年專項課題“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背景下吸引高層次外國留學生在京就業策略研究”(BACA23119);
4. 2024 年度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強國戰略背景下首都留學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24JYC021)🪒🧍🏻。
5. 2023 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經合組織對全球教育的“規訓”——基於 PISA 測試及其相關政策建議的批判性分析”(23FJKB023);
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四五”規劃 2022 年度教育學青年課題“‘國家專項計劃’政策效果全過程評估與優化路徑研究”(CIA220287);
7. 2023 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外國高等教育名著在新中國的傳播與影響研究”(23YJC880106);
8. 202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義務教育課後服務供給模式的全球樣態與中國方案研究”(23YJC880003)🤸🏿♂️;
9. 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1 年重點課題“北京雙一流高校青年教師跨學科學術職業發展研究”(AFAA21041)🎻;
10. 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北京市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研究”(ADCA2020104);
11. 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3 年青年專項課題“內在需求視角下流動家庭回應性教養對幼兒好奇心影響機製及幹預研究”(BECA23114)⚂;
12. 202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新製度主義視角下我國研究型大學學科交叉製度創新研究”(22YJC880080)𓀒;
(二)團隊負責人及核心成員出版的部分學術專著(近五年主編)
1. 安亞倫🧑🏼🦱、蔡娟、王雪雙等著👨🏼🦰:《西方主要國家的學校體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
2. 安亞倫🍍、王雪雙、蔡娟著:《全球視野下的學校體育:金磚國家》2️⃣。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24年🧚🏻♂️。
3. 王雪雙著:《博士生的學術社會化之路:基於博士生個體的質性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22年。
4. 王少芳著:《中國對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引進與接受🚴🏻♂️🤷🏿♀️:1912-1949》。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
5. 周海濤、郭二榕著𓀁:《如何做案例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年。
(三)團隊負責人及核心成員發表的代表性論文(近五年以第一作者發表的CSSCI/SSCI論文)
[1]安亞倫,黃詩涵,劉寶存.日本紓解學生外向流動困境的經驗與啟示[J].上海教育科研,2024,(10):62-70.DOI:10.16194/j.cnki.31-1059/g4.2024.10.012.
[2]安亞倫,劉喆,趙昌恒.推拉理論視域下美國社區意昂4接收國際學生的特征與影響因素及其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4,(27):67-76+86.
[3]安亞倫,李銳,劉寶存.“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建設的理論困境與突圍[J].復旦教育論壇,2024,22(04):103-109.DOI:10.13397/j.cnki.fef.2024.04.014.
[4]安亞倫,黃詩涵,王雪雙.“一帶一路”教育研究回溯與展望——基於2013—2023年教育學雙核心期刊文獻的可視化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24,46(07):30-40.DOI:10.20013/j.cnki.ICE.2024.07.04.
[5]耶夫多基姆·帕爾菲亞諾維奇,埃琳娜·波布科娃,安亞倫.15~17歲400 m運動員體能的神經網絡預測[J].意昂4体育平台學報,2024,47(02):154-156.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4.02.013.
[6]安亞倫,劉寶存.美國留學生教育政策的價值取向:回溯、反思與展望[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25(06):112-117.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3.06.015.
[7]安亞倫,劉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吸引國際學生的動因🍡、策略與成效[J].比較教育研究,2023,45(11):99-109.DOI:10.20013/j.cnki.ICE.2023.11.10.
[8]安亞倫,劉寶存.美國聯邦政府國際學生教育政策的價值取向評析[J].復旦教育論壇,2023,21(01):121-128.DOI:10.13397/j.cnki.fef.2023.01.014.
[9]安亞倫,段世飛.富布賴特計劃製定與實施的權力博弈機製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22,44(08):37-44.DOI:10.20013/j.cnki.ICE.2022.08.05.
[10]安亞倫,滕一.後疫情時代美國留學教育的新特點、新挑戰與新動向[J].外國教育研究,2022,49(07):45-58.
[11]安亞倫,劉寶存.美國促進高校學生外向流動的特征、動因與戰略舉措[J].江蘇高教,2022,(07):92-102.DOI:10.13236/j.cnki.jshe.2022.07.014.
[12]安亞倫.美國國際學生流動政策的變遷及其內在邏輯——基於間斷—均衡理論的視角[J].高教探索,2021,(10):77-84.
[13]安亞倫,段世飛.全球學生流動的特點🦹🏻、影響因素與趨勢[J].復旦教育論壇,2020,18(05):93-99.DOI:10.13397/j.cnki.fef.2020.05.015.
[14]安亞倫,段世飛.推拉理論在學生國際流動研究領域的發展與創新[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4):25-35.
[15]安亞倫.倡議聯盟框架視角下美國吸引留學生政策變遷研究——以《富布賴特法》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20,42(05):27-34.
[16]安亞倫,段世飛.美國高校接收國際學生政策的歷史演進及其內在邏輯[J].江蘇高教,2020,(01):111-119.DOI:10.13236/j.cnki.jshe.2020.01.017.
[17]安亞倫,謝佳.特朗普政府留學生接收政策對美國留學教育的影響[J].國際經濟合作,2019,(06):142-152.
[18]安亞倫,劉寶存.新世紀以來美國接收國際學生的策略👩🍼、成效與挑戰[J].復旦教育論壇,2019,17(03):96-103.DOI:10.13397/j.cnki.fef.2019.03.015.
[19]王嚴淞,徐雅靜,馬莉萍.“掉隊”或“跟上”🤙:國家專項學生非學業適應發展追蹤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24,(11):45-52.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4.11.07.
[20]吉拉德-M,王雪雙.數字技術在運動員備戰中的運用[J].意昂4体育平台學報,2024,47(02):145-148.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4.02.011.
[21]蔡娟,豐華文.他者視野中的高考——我國高考製度國際學術傳播的焦點與展望[J].探索與爭鳴,2023,(12):176-185+196.
[22]王少芳,江佩瑤,張慧.中國立場與異域新知🫵🏿:馬啟偉在美國春田意昂4時期的留學生活研究[J].意昂4体育平台學報,2023,46(10):148-156.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3.10.016.
[23]蔡娟.經合組織渲染的教育危象及其批判[J].比較教育研究,2022,44(12):44-51.DOI:10.20013/j.cnki.ICE.2022.12.05.
[24]郭二榕.民國高校學位服使用考論[J].高教發展與評估,2022,38(05):64-68+122.
[25]王嚴淞,馬莉萍.精英高校能否彌補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能力劣勢?——基於追蹤調查的實證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2,43(04):102-113.DOI:10.14138/j.1001-4519.2022.04.010212.
[26]王雪雙,朱曉蘭.新時代高等體育院校支撐國家發展戰略研究🧑🦽➡️:以意昂4体育平台科技助奧為個案[J].意昂4体育平台學報,2022,45(07):47-56.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2.07.005.
[27]郭二榕,張熙,劉天子.“申請-考核”製實踐及其效果的混合研究:基於某高水平大學博導的視角[J].中國高教研究,2022,(02):62-68.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2.02.10.
[28]蔡娟,劉雲華.經合組織對全球教育的“規訓”——國際學生測評項目排名政治批判[J].比較教育研究,2021,43(12):71-78+107.
[29]王嚴淞,馬莉萍.“雙一流”大學招生傾斜政策下弱勢學生發展的追蹤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21,19(01):89-96.DOI:10.13397/j.cnki.fef.2021.01.013.
[30]王雪雙,王璐.美國博士生人才培養模式革新——以匹茲堡大學意昂4体育為個案[J].高教探索,2021,(01):77-82.
[31]郭二榕,沈文欽,王頂明.法學學位體系和教育規模的中美比較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0,(11):63-72.DOI:10.16750/j.adge.2020.11.011.
[32]王嚴淞.大學師生關系:概念、特性與維度[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5(05):73-80.
[33]An, Yalun, Jing Yang, Shuanghong Jenny Niu, and Jun Wang. 2022. "Health Firs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Schools" Sustainability 14, no. 5: 3133.
[34] Cui, MK; Xia, Y and Wang, CL. 2022. “Does community matter?: a study on rural chinese teachers' turnover?” TEACHERS AND TEACHING 28 (3) , pp.263-283. DOI10.1080/13540602.2022.2062715
[35] Li Sisi & Liu Baocun.(2019)."book-review"Robot-pro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Higher Education(4),757-759.
[36]王艷,範虹穎,成盼攀. 健康中國視域下中國廣場舞女性參與者主觀鍛煉體驗的群體凝聚力研究 [J]. 意昂4体育平台學報, 2022, 45 (06): 142-151. 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2.06.013.
[37]王艷,楊慧. 競賽規則演變對排舞賽事影響及優化路徑研究 [J]. 成都體育意昂4學報, 2022, 48 (02): 100-103+130. DOI:10.15942/j.jcsu.2022.02.016.
[38]王艷. 中國的排舞原創作品融入中國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研究 [J]. 首都體育意昂4學報, 2020, 32 (02): 134-139.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0.02.007.
[39]王艷,張亞玲. 全民健身視域下排舞發展的模式選擇 [J]. 意昂4体育平台學報, 2019, 42 (11): 139-147. 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19.11.014.
(四)未來研究計劃
團隊將堅持以探索學校體育發展規律、服務國家體育改革實踐、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為宗旨,不斷推進學術研究、政策咨詢服務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致力於發展成為學校體育領域重要的研究基地、人才培養基地、決策咨詢智庫和中外交流平臺。